一次晚間上班時間,瞥見老闆娘忙於接電話又是接傳真,電話鈴聲與傳真響聲此起彼落,我忙於做漢堡給客人,只覺得當天晚上空氣中濔漫著熱鬧的鈴聲。事後老闆娘才說出原委.....,也讓我真正了解到此文化差異之大,足以毀了一個人的生活步調。
一位曾在此Arbys速食漢堡店上過班的中國太太,約一年前仍住在卑詩省時(現在已經搬到美國內陸城市居住),曾擁有一部自己名下的汽車,老公尚未取得加拿大的駕照前(一般新移民的觀光駕照只能在此使用3個月,故必須在卑詩省居住期間的三個月內考取卑詩省的駕駛執照),開她的車出去而發生車禍,當時已經與對方解決了問題,沒想到此時對方又告到ICBC--因上次車禍,讓他(她)仍受此創傷不癒--,所以近日收到加拿大ICBC(卑詩省汽車保險局)的通知函,如果不接受對方的再次賠償要求,可請律師再與對方訴訟,如果都不理睬,ICBC就會依對方的要求,要她負責到底。現在她已經與老公離婚了,結果老公出的紕漏,現在她要負全責,因她是車主。她無親無故在北美,只好求助好心的老闆娘,雖然老闆娘的女兒現已是律師,但礙於語言不通,無法幫忙,結果我提供了會講國語的律師給老闆娘。
老闆娘的弟妹(現住美國)曾將自己的汽車借給遠地來旅遊的弟弟使用,結果此期間弟弟與他人發生車禍,老闆娘的弟弟夫婦與對方訴訟了好幾年才解決,但是借車者沒有任何責任。記得此地一位友人的兒子,開車時與一位洋人老太太互撞(此地許多看似已經70-80歲以上的老先生/太太仍自己開車上路,要小心他們的反應較慢),雖然老太太沒有受傷,只是驚嚇,但仍私下賠償她加幣$400多。在卑詩省開車發生碰撞的當時,如有任何傷亡,立刻打911,如沒,只是碰撞,互留資料(包括對方的車牌號碼),各自回家打ICBC的碰撞專屬電話604-520-8222。
記得台灣與中國的汽車保險是只要汽車擁有者同意將其車子借給第三者駕駛,即使駕駛人肇事,保險公司仍會對駕駛人的肇事責任負責,但額度僅限於駕駛人應負之肇事責任及加保之額度為限。但是此地的法令是ICBC(卑詩省汽車保險局,囊括所有基本險與第三責任險20萬,所有汽車保險經紀人都是ICBC的分店)要求汽車保險時,保險者必須說明汽車用途(休閒、上班、商業、運輸.....幾百種保費皆不同)。如果投保汽車休閒用,而實際在上班途中發生車禍,ICBC不賠。如果A是投保者,但B借用汽車,駕駛期間發生事故(而且錯在我方),ICBC不只不賠, 第二年保費會增加, 而且A投保者尚需賠償對方的要求,如果不服對方索賠,就是請律師訴訟了。(在大溫哥華區,2007年實習律師收費約加幣$150以上、律師約$200-400/1小時,只是談一談,出庭又另外計費)
卑詩省內大部分城市均有幫助新移民適應的機構,這些機構的服務對象是新移民或難民。大部分的機構有說國語的輔導員,在移民問題上提供協助,並可幫新移民找工作、解決居住問題或尋找英語課程。尤其華人社區更有一個專屬機構SUCCESS(中僑互助會www.successbc.ca),各地都有她的分會,幾乎每個星期都有不同的講座(律師、會計師、海關人員、汽車教練、園藝專家....各行各業的義工講師)供新移民深入了解加拿大的文化。居住在加拿大,每個人只要多一份求知之心(參與各講座),加上一份做義工的熱誠(社區、學校),就算沒有任何親朋好友在此指點,朦朦中,自然有一位推手在幫忙我們, 我就是如此走過這2年的時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