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空巢期的困擾(the Puzzle of Spatial Nest Time)


雖然小孩已經過了20歲,仍住在家裡讓父母關照著三餐與起居,那身為父母的我們,還感覺不出空巢期的困擾,現在我的老大終於展翅離開父母的暖巢去自食其力了(經濟獨立自己自足),雖然尚有兩位小鳥在巢內,但是做媽媽的心裡,總是糾纏著不安心的五味雜念!





 
參閱了以下的部落格文章,我從頭笑到尾,很有見解,值得省思與自我反省!   >>>那不正是我這幾年的翻版嘛



以下文章引用自  HERO生活藝廊的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hero-life/article?mid=9995&sc=1#yarttrk





 空巢期的媽媽

 兒子寫給媽媽
媽!我今天不會回家吃晚飯,明天也不會,後天更不會。

我一次說完,你就不用每天打電話到公司來問了。
別忘了!我已經三十歲。

媽媽回給兒子
我保證從今以後不再囉唆你,今天明天跟後天都不再問。

但是,大後天呢?難道大後天也不回來吃晚飯?
三十歲是怎樣!三十歲以後就成仙不用吃飯了嗎?

************************************************************************

女兒寫給媽媽
媽!麵條下鍋前,要不要先等水滾開!

請到台中來示範一下吧。

 媽媽回給女兒
你哥哥說他已經三十歲,不再回家吃晚飯;

你二十八歲了,卻為了下麵條,叫我千里迢迢南下台中去示範!
我命苦啊!怎麼生出兩個這樣奇怪的小孩?

 *******************************************************************************

媽媽寫給爸爸
親愛的!兒子無情,不肯回家吃晚飯;

女兒無能,連下個麵條都不會,看來今後只能和老伴你相依為命了。
早上買了一條黃魚,你想怎麼吃?紅燒?還是乾煎?

爸爸回給媽媽
別無聊了!自己作決定吧!

我五分鐘後得開會,這可是關係到幾千萬的生意!
萬一生意泡湯,到時候,我們就真的只能吃炒魷魚了。

 *************************************************************************

 致天下所有空巢期的媽媽們: 

空巢期的媽媽常因兒女不再需要而感嘆孤寂,

但小孩長大會照顧自己應該是件可喜的事,不是嗎? 

那麼既然不再有兒女的牽絆,何不放下心中重擔,給ㄧ個機會

讓自己也有屬於自己的朋友和空間,
有空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享受自由吧!

**************************************************************************************** 

 

男人也有空巢期症候群

 老爸在子女的眼裡是個「鐵漢」,不會輕易掉眼淚,
但有愈來愈多的臨床研究發現,老爸與媽媽一樣也有「空巢期症候群」,
只是他們因為怕掉眼淚有損男性尊嚴,

也不敢在子女面前或是老媽面前表現出自己的憂慮及不安。
老爸出現空巢期症候群包括焦慮、憂鬱、失落感、危機感等症狀,
特別是子女離開家在外地求學或結婚另組家庭之後,老爸的失落感最為強烈。
他說,老爸們可不像老媽們,話匣子一開就把一肚子的悶氣都訴說出來,

說完了可能就沒事了,
老爸們常因「男性的尊嚴」,會將事情悶在心裡,日子一久就悶出病來。(難怪老人院裡的老人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已經失去先生的老太太 ) 

為避免男性老來出現空巢期症候群,

建議中年男人,應對未來退休後的日子提前進行生涯規劃,
並且培養第二專長或興趣,積極參加活動,以擴大生活圈。
老爸退休後,應重新調整與妻子及朋友的關係,

才可擺脫過去以子女為重心的生活,豐富自己的人生,
如此年老時就不易發生空巢期症候群了。




人到老年.... 

在台灣地區的婦女平均停經年齡大約在49歲,更年期則出現在4555歲。
而這憂鬱的情緒與她正處在「更年期」及「空巢期」有關。

停經更年期,常覺得焦慮、失眠、注意力不集中、

疲累、記憶減退、情緒不穩、易怒、憂鬱等。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

〝衰老〞不是從中年開始, 而是從對生活的 〝厭倦〞 開始的。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
孤獨、寂寞、痛苦、失敗, 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調味品,
因此, 〝善待〞 它們,就是 〝善待〞 真實的人生。

***************************************************************************************


但由Dennerstein 等人在『墨爾本中年婦女健康計畫』中之研究發現,

大部分婦女在更年時期

其實覺得自己更明事理(72%)、和藹溫厚(71%)、

有益於人(68%),且更滿足(61%);

她們覺得理解力更好(61%)、更有自信(58%)、

更可愛(55%)及樂觀(51%)。

如果進一步去分析,可以發現心情不好和「停經」本身沒有直接的關係,

反而和中年婦女相關的一些健康問題或心理社會壓力較有關

  *************************************************************************

你的孩子並不屬於你 ,他們只是生命延續的代表 ,
他們經你而來但非為你而生,你可以給他們愛,卻不能給予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心,你可以給孩子一個家, 但這不是他心靈的住所,
因為他們的心早已飛到他明天的家,你可以盡力去愛他們,
卻不能要求他們愛你……..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
所謂父子女、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


空巢期之探討 

空巢期是為人父母者必經的階段,

要接受子女離家獨立的事實,也須面對自己身體的老化,
但除了被動的接受這些改變事實外,更應注重養生、
主動的規劃生活,維持夫妻與親子良好的關係積極的調適與適應。

 1.維持最佳的健康狀態:
子女離家後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關注自己的身體,

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維持生理及心理健康。

2.肯定自我、建立生活目標:
肯定自我價值,並將生活重心由子女移回到自己身上,

重新安排生活、休閒活動尋找生活樂趣。

 3.社會參與與學習:
維持原有社交圈並加以擴大,增加自己的人際支持網絡。

 4.保持良好的夫妻關係:
在子女離家,重新回復到夫妻關係後,可以重新培養夫妻間更深更親密的感情,
應多做口語溝通、培養共同興趣,珍惜彼此、相互扶持。

 5.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良好的親子互動與溝通,有助於空巢期父母的生活適應。

 6.當子女長大成人,離家獨立有自己的生活時,父母須坦然面對,
為自己及家庭再造青春活力,讓兒女安心離家。





以下文章栽自溫哥華區的免費報紙>>大紀元時報(The Epoch Times)>>>>>>>>>



    隨著孩子離家上學、工作、成家立業,許多父母會感到失落、空虛,有的甚至導致健康、婚姻出現問題。在華人社區哩,無論是大陸、台灣、香港來的移民,中國人 傳宗接代、光宗耀祖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家庭生活的重心常常是孩子,平時吃、住、行,都是盡最好的給孩子,一旦孩子成年離家,心裡驟然失去平衡。

      據專家人士分析,如今空巢現象已很普遍,而且年輕化,許多人在中年時即進入空巢期。這個階段無論是人的生理、心理方面都處於重大轉變的時期,處理不好,會延生身、心疾病,甚至婚姻、家庭受挫,善用空巢期,也會給生活帶來新的轉機和動力。

 

找回自我,給孩子獨立空間

      婚姻專家指出,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空巢期的孤獨感主要是因為心裡空,是一種 "心裡空巢" 的表現,其根源來自於父母的育兒觀念,華人父母常常以孩子為中心,過份關住孩子,空巢期本來是訓練孩子段幾代的時候,可是有的父母,在孩子已經成年離家,仍然把孩子抓的很緊,對孩子的衣食住行過份干預,如果孩子有男、女朋友,不能保持平河和健康的心態,總是挑剔,看誰也不順眼。



     西方社會的空巢期問題較少,西方文化主要來子ˋ宗教,主張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是上帝賜予的產業,父母只是一個管家,孩子需要獨立性,特別是青春發育期的孩子。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獨立自主的意識,將來會導致嚴重的問題,變成啃老族(如以下的文章>>>你是尼特族嗎http://tw.myblog.yahoo.com/taichungliu1025/article?mid=6960&prev=6970&next=6359&l=f&fid=33  ),甚至結婚、離婚了還回來跟父母同住,父母不得不養老小孩。做為父母需要明白,家是幫助孩子離開的地方,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獨立經營自己的人生,才是家長最重要的責任。

******************************************************************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為母則強( to be Stronger When as a Mother)


1113日趁冬天下雪來前的兩天休假日,將自製的兩大桶有機肥(用舊垃圾桶)埋入菜圃的土內(作天然肥料),以備明年春天開始的種菜季節,臭味與蟲子伴我兩天,這讓我想起以下的一篇文章,好像每一位媽媽都可以練就不怕臭味(幫小孩把屎把尿)、不怕各種蟲蟲(我天生最怕蟑螂了,但是只要小孩喊救命啊! 媽媽!  有蟑螂........,只要先生不在身邊,我就得趕過去踏死牠們),唉!  "為母則強"!






 

以下文章栽錄自溫哥華免費中文報紙>>>大紀元時報The Epoch Times/:欣玥


 




"你怕臭味嗎? 你怕蟲子嗎?"  這是有機肥老師,上課劈頭就問的第一句話>>>>>


 


    很多人因為怕臭味、怕蟲子而打退堂鼓,能夠克服這兩點才能真正進入有機肥課程學習。


     從前或許會怕臭味、怕蟲子,但隨著年齡增長,對許多事物都有了新視野和心境,將蟲子視為眾生時,他們的蠕動就是生機,何懼之有?當明白氣味的區別是來自主觀的感覺時,鯨魚的糞便可以是香水,辛勤的汗臭味可以是愛心,臭味何懼之有? 明白表態之後,老師滿意地開始傳授有機肥製作方法...........


     憶起有機肥的學習過程,不免讓我聯想到,當女人角色由女孩變成母親時,不只身體起了變化,心理產生的強烈母愛更會改變過去許多印象與習慣。還記得第一次請老公清理孩子尿布上的糞便時,老公居然帶著作嘔的表情快速衝往廁所。還有一次我上街購物,孩子在床上嘔吐,老公將孩子抱走後,卻留下嘔吐物等我回來處理。這些都讓我想起了 "為母則強"這句話。


      當了母親後,就不再害怕黑夜、蟑螂,不再嫌棄糞便的污穢,不怕處理孩子的嘔吐物。以前怕見血,怕打針,可是當孩子跌倒受傷時,替孩子擦藥、安慰孩子的多半是母親,身為人母早將"恐懼"二字忘的一乾二淨。


      生命的進程非常神奇,當我們的心智隨著生理、時間產生變化,所謂的價值觀、習慣和認知都會有所變化,所謂的價值觀、習慣和認知都會有所改變。有些女孩在結婚前柔弱單純,可是有了孩子後,整個人心智成熟到判若兩人。生命的每個歷程都是一種成長,每一種經驗都是一種成就,當角色由女孩轉換成母親時,很自然地,責任與愛心就擔在肩上,再也無法卸下,並且激發出無限潛能,讓生命發光、人生豐富。


 


 


記起自己小時候約4歲左右,單親撫養我的媽媽,半夜外出去追回兩位學美髮的小姐( 學了幾個月的美髮技術,半夜落跑了! )當時的我極害怕黑夜,只有自己半夜在床上睡覺,嚇出發燒來。結果現在卻能勇敢地自己過黑夜,還可以陪年輕同事到地下室的洗衣房或一起在冬季的黑夜裡(下午5點後就天黑了)外出倒垃圾。 這都是做了媽媽後為孩子訓練出來的一身 "功夫"!